崇尚创意,无惧挑战

用努力和真诚为客户创造更高的价值

C端&B端产品的差异及设计思考

时间:2018-11-30

勇冠网络针对B端产品和C端产品的差异展开分享,并分享了在做这两类产品时的一些设计思考。   

虽然to B的产品越来越多,但市场上仍然是to C产品更普遍、更大行其道。毕竟C端产品面向的人群更广泛,受众面更大。而当下的设计师也多是从C端流动转向去做B端产品的,所以今天,我想和大家聊一聊B端产品和C端产品的差异,以及在做这两类产品时的一些设计思考。   

先做个名词解释:   

C有释义为:Consumer、Client;本文中取“Consumer”,意为消费者、个人用户或终端用户,使用的是客户端。例如:网易新闻、网易云音乐等等。   

B释义为:Business;通常为企业或商家为工作或商业目的而使用的系统型软件、工具或平台。例如:网易云、网易有数或企业内部的ERP系统等等。   

C端&B端产品的本质及特性   

C端产品的本质基本都是一个核心功能,例如:音乐类app的核心功能就是听音乐;阅读类app的核心功能就是阅读;游戏类app的核心功能就是游戏。   

其它的功能都是附加的,去除这些附加功能,体验会受影响、会变差,但并不会阻碍核心功能的使用,例如:去除了评论,用户依然可以听音乐;去除了打赏,用户依然可以阅读书籍;去除了分享,用户依然可以玩游戏。  而C端产品的特性我们也可以总结为一个词——“分享”。刚才文中所提到的“评论”、“打赏”其实都基于“分享”,即让他人听见“我”的声音,看见“我”的想法。   

B端产品的本质则是满足用户的工作需要,而工作需要从来不是单一的功能就可以满足的,其必然包括多项功能的复合及嵌套应用支持。当用户需要绘制多种不同类型的图表时,产品就绝不能只提供单项类型的图表功能;例如:甲公司的产品只能画柱状图,而公司乙的产品却能画10种甚至更多不同类型以适应不同需求场景,若你是客户,你会选择哪个产品呢?这根本毫无疑义不是么?   

B端产品的特性也非常明确——即“协同工作”。在处于信息时代的现代公司或企业中,几乎已没有可以单独完成而不需要协同合作的工作了;例如最简单的,你想请个假,那通常需要在公司的OA系统上提交个申请,系统流程会自动流转至下一个审批人,再一层层递交,最后所有相关人员审批存档后,整个请假流程才算完成。谁能脱离协同而存在呢?   

或许有同学会问了,那分享和协同又有什么区别呢?不都是把我的东西发给其他人么?   

其实分享和协同在本质上就存在非常大的区别。   

现代汉语词典中,“分享”的意思为:和别人分着享受(欢乐、幸福、好处等);   

而“协同”的释义则为:各方互相配合或协助;   

很明显,分享主要是在感受或精神上进行共享,让别人感觉到自己的感受,;而协同则是需要进行合作,完成共同的目标。出发点截然不同,结果也是南辕北辙。   

C端&B端产品的使用场景及对比   

说完了两类产品的本质区别及特性差异,我们再来看一看它们的场景差别。   

我们现在老是说“碎片化”,其实C端产品就主要是为碎片化时间服务的,但用户并不会连续几个小时一直盯着同一个app,通常的使用场景是:用户A上班途中,打开云音乐,开始听歌;然后打开网易新闻,刷刷今日新闻;然后可能又打开微博,看看热搜;觉得没什么关注的信息就锁屏小憩下,不一会儿有消息进来,于是打开微信回复一下,顺便再刷个朋友圈。通常使用和操作都是在不同的客户端中进行流转,而非一直“专一”地使用单一app。   

尤其是当下社会氛围普遍比较浮躁,人们也比较难静下心来只做一件事。在地铁上玩手机的人比比皆是,然而拿着书作深度阅读的确几乎没有。因此C端产品也算是应运而生,正好契合了用户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。 综上所述,C端产品和B端产品在本质特性和使用场景上有明显的区别,因此设计思考时也必然有所差别,但设计的本质是不变的:保持产品的易用/易学性、保持设计及操作的一致性等等。抓住产品的特性,不忘记设计的本质才更能做出优质的产品。


标签: C端&B端产品的差异及设计思考

用结果证明实力 用口碑在铸就品牌

勇冠网络拥有专业、高效的团队,以能力和态度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互联网服务,助力企业实现“互联网+”转型升级。

多一份参考,总有益处。

联系勇冠网络,获取专属策划方案及报价

咨询相关问题或预约面谈,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

0574-87157528 / 18768527528 在线咨询

联系我们